小镇动态

【科技为民 奋斗有我】董国材:为中国创新制造“利器”

2020-06-01 14:59:11 220
2020年5月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技为民、奋斗有我”。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全国科技工作者有着很高的赞誉与期许,他表示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常州石墨烯小镇,也有一批专业、敬业的科技工作者,深耕石墨烯产业研发与应用,为把石墨烯产业做大做强而不懈努力。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国成仪器(常州)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材



在许多关键领域,产品的竞争力不在于生产规模有多大,而在于设备、技术是否先进。国成仪器(常州)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材,致力于扫描隧道显微镜、分子束外延系统等高端设备的自主研发和进口替代,为中国半导体、石墨烯等产业的创新提供“利器”。

记者来到国成仪器(常州)有限公司时,董事长董国材和技术人员正在调试一台分子束外延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去年底,国成仪器双喜临门,其生产的分子束外延生长系统被认定为2019江苏省首套重大装备,冷壁法化学气相沉积系统被认定为2019常州市首套重大装备。




国成仪器(常州)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材告诉记者:"这是分子束外延系统,这是一个配套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分子束外延系统主要是实现材料的制备,这些材料主要用在半导体和量子科学领域,这些主要的部件都是我们自产的,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取代进口的产品。"




董国材从小就是“学霸”,从北大毕业进入中科院物理所,再到荷兰莱顿大学攻读博士,他对高端设备制造情有独钟。刚进入中科院物理所,董国材就承担了开发一套震荡观测系统的重任。几个月后,他做出了首台原型机,经测试完全超出设计标准,设备至今还在使用。董国材到莱顿大学读博时,学校针对高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发已持续八年,迟迟未能成功。随着董国材的加入,中西方思维的碰撞,让项目在两年后研发成功,多项性能超出设计指标。



面对半导体等行业高端设备被国外企业垄断的现状,董国材决定回国创业,并于2015年在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成立国成新材料公司,后更名国成仪器。目前,公司已申请20项专利,其中核心技术专利5项,在扫描隧道显微镜、分子束外延以及石墨烯薄膜宏量制备装备等领域居于国际前沿水平。产品已成功应用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计量院等。



国成仪器(常州)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材表示:"今后我们要把自己的产品线做得更宽一些,争取可以取代更多的进口产品。“